做大做強陶瓷衛浴企業才能樹立品牌
兩家歐洲設備制造企業到佛山參觀考察本土衛浴企業期間,其中一位歐洲企業代表在展示其產品技術、跟企業代表交流的時候,會自我調侃他之所以到來跟企業交流、合作,是因為的陶瓷衛浴產品已經賣到歐洲那邊去了,歐洲的陶瓷企業面臨著困難,他們也沒辦法繼續再這樣下去了,不得不到來開拓市場。
的經濟總量是越來越大,世界各國、地區的許多企業都進軍到市場。看到這么多洋人“慕名”到來開公司、謀發展,國民心中自有一份自豪感。然而,即便的影響力越來越大,“made in china”已經買到全世界,背后卻是處于一種較為尷尬的境地: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中得不到價值尊重,在價格上沒有說話權。長期以來,產品之所以能夠打入國際市場,依靠的是價格上的優勢,而也沒幾個企業或品牌能夠在國際市場上打響的,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你的產品是“made in china”,但是能不能說出你的企業、品牌,這個就很難說了。作為陶瓷的發源地,不僅擁有悠久、深遠的歷史文化內涵,而且陶瓷產業的生產總量也是世界很大的,卻沒有品牌能夠在國際品牌市場中占一席位,頗具諷刺意味。
陶瓷業多年來都在樹品牌。當然,一個品牌的建立,首要條件是產品品質的提高/增加,要投入大量財力、人力、精力去完成各項工作,這在當前對很多陶瓷來說都比較困難,而且,筆者相信再經過一兩年的時間,行業當中會有很多企業退出這個市場,剩下來的企業骨子也一定硬朗了不少。企業是生存下來了,但是要如何謀求發展呢?如果又再像前幾年那樣的模式發展,恐怕在將來的某一天又會遭遇像今天這樣的行業困境,就算實力足夠的強大,能夠應付這些危急時刻,但也沒有哪個企業愿意這樣地折騰。企業要持續地發展,就要培養堅實的抗壓抗能力,把生產做好,把管理做好,把營銷渠道做好,把人才培養好。當然這些都得一步一步地來,尤其是人才方面,某些管理層人員頻繁“跳槽”,企業很難做到連續性地管理,企業文化也很難在這樣的頻繁變動中變得豐富、富有人性化味道。陶瓷行業只有把企業本身做好了,才能樹立品牌,才能建立影響力,才不會只有“made in china”這個標簽在國際市場上孤零零地“唱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