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洋品牌”說不,本土陶瓷衛浴品牌當自強
我國陶瓷業中的“洋馬甲”現象十分普遍,動輒歐美風格,或是歐洲典范,其實是不折不扣的土生土長的本土品牌。一些本土陶瓷選擇先行穿好“洋馬甲”,偽裝國際化,一方面為了迎合消費者的炫耀心理,同時也給自己增加了身價,助推了產品價格的提高。特別是崇洋媚外的心態,消費者覺得國外的產品就比國內的好、比國內的貴。這既為假洋品牌的存在提供了溫床,營造了土壤,也從一定程度了縱容、寵壞了消費者。企業為迎合消費者對洋品牌的追求,故意打造出這種形象。
應該說,“學習要先從模仿開始”,先模仿起個洋名,再請策劃公司做一些讓國內消費者感覺是國外品牌的宣傳推廣,在陶瓷業起步階段,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蚴菫檫m應國際化需要起個切中品牌內涵的洋名字,從市場角度來分析,可以得到更多消費者的廣泛認知,是迎合市場的表現,同時有利于開拓國際市場。但陶瓷衛浴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真洋品牌與偽洋品牌已基本上涇渭分明,依靠品牌的“洋馬甲”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和輝煌感,消費者日趨成熟的消費心理,注重性價比,已經很大程度上讓偽裝洋品牌的“洋馬甲”悄然褪色,“假洋鬼子”已經失去了持續發展能力。
本土化民族自主品牌當自強。其實,從意大利“跨洋打假”事件中,我們更應堅定打造民族自主品牌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本土品牌經過許多年與國際洋品牌的較量,也在日趨成熟,不斷壯大。我們沒有必要一味去模仿照搬國外品牌,運用東方美學與文原文拷貝于華夏陶瓷網化精髓走出自己的設計之路、發展之道、強大之途,正當其時。本土品牌褪去缺乏本土文化內涵的“洋馬甲”,淡定些,從容些,執著些,不盲目地被國際潮流帶著走,不盲目地被其他文化遮望眼,不盲目地被國際品牌淪為跟屁蟲,潛心打造自己的自主品牌,同樣有能力靠民族本色與國際洋品牌同臺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