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浴營銷,不促而銷才是高境界
?截止到去年4月,我們可以看到陶瓷衛浴市場已經進入了不促不銷的尷尬局面,在昆明,如博德精工磚、馬可波羅、金意陶陶瓷、LD陶瓷、衛通建材等頗具實力的商家,即將在五一拉開促銷大戰。市場競爭的急劇變化導致商家盲目降價盲目促銷,讓優異品牌也跟在三流公司屁股后面降價打折,這是一種盲動主義的表現,讓他們沒搞懂的就是為什么只有促銷才賣的動產品?
“亮劍精神”真的好嗎?孫子說:大凡用兵的法則,不待誅殺或少事誅殺,就使敵國屈服是上策,經過交戰誅殺太甚去擊破那個就次一等;不待誅殺,就使敵人全軍屈服是上策,用武力擊破他就次一等;不待誅殺,就使敵人全旅屈服是上策,擊破他就次一等;不待誅殺,使敵人全卒屈服是上策,擊破他就次一等;不待誅殺,使敵人全伍屈服是上策,擊破他就次一等;因此,百戰百勝,傷殺太多,不算是好中很好的,不戰而使敵人屈服,才算是好中很好的。
所以用兵的上策是不戰而勝,其次是瓦解敵人的盟國,再次是使用武力進攻敵人,下策是攻人之城。正面進攻是不得已而采取的辦法。喜歡做促銷的企業常喜歡亮劍,而且喜歡隨時亮劍,為此找一些促銷教他們如何亮劍,但這類往往很少調查了解市場,一套方案用在全國不同城市,基本上屬于理論家,但由于常年出差在外,會造成很懂實踐的假象。通常不知道以后要怎么走,所以只能選擇跟在別人后面走。
促銷是單獨之路嗎?無可厚非,短期促銷的確可以在一定時間內推動銷量,但促銷并非單獨之路,只有好的贏利模式才是常治久安之道。好的企業一定有獨特的贏利模式和好的價值觀。
很多同行業公司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寧愿花數以萬計的資金和感情投入于裝飾公司和室內設計師公關,卻不愿拿出其中一部分用于激勵員工,導致那些合作裝飾公司設計師早已買車買房,而自己的骨干員工連套經濟適用房的首付都付不起。
現在我們提“創業”,我覺得有問題,人歷來是寧為雞頭,不做鳳尾。我們根本不缺乏創業精神,但嚴重缺乏"職業“精神”。民營企業為什么進不了世界五百強?因為能干的員工都去創業了,自然做不大。所以老板應該多想想促銷以外的問題,只有把這些以外的問題處理好了,才可以做不戰而勝。
促銷,不促而銷才是很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