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走勢可能成為衛浴行業主流
經過幾經周轉,眾多衛浴企業家及行業人士在談到如今衛浴行業的現狀時,經常可以聽到他們在拿衛浴行業與5~10年前的家電行業作比較。那么整個衛浴行業目前處于一種什么樣的狀態,他在經歷著一場什么樣的革新,出路又在哪里呢?筆者在與眾多的衛浴企業家、媒體同仁及行業協會人士交流過程中,在借鑒了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大膽的猜測衛浴未來的幾個革新,期望從革新中找出一些規律,為行業提供一些素材參考。
一:電子商務成為衛浴企業新興渠道
在南安衛企走訪過程中,幾乎所有的衛企都談到了今后網絡平臺的重要作用,特別是網絡購物平臺將在今后衛浴產品銷售中占據重要的位置。其中,九牧、中宇等衛企的產品已經在某寶商城上銷售。
隨著80、90后消費群體越來越親睞網絡購物,更多家居衛浴企業將陣地轉移到了網絡渠道,產品也開始多方面發力網絡。憑借網絡運營成本較低、效率高、速度快、易推廣的優勢,一些家居企業獲得了合格的銷售業績。其中,家居賣場自己開設網上商城已不鮮見,單個衛浴品牌的網上商店或在線商城也正陸續面世,消費者可到實體店體驗之后,在線上下單,將貨款付給總部,總部協調經銷商發貨,售中售后服務由經銷商承擔。
另一類是專業的家居衛浴電子商務平臺,其運營核心就是網上商城和品牌合作,低價進入產品后再賣給消費者。消費者可在線購買家裝全部所需的家具建材產品。此外,一些有實力的衛浴企業,除了開辟自己的官方網站作為銷售平臺之外,還借助專業電子商務平臺,開拓多個網絡銷售點來實現增長。但是目前衛浴企業官方網站作為銷售平臺目前并不成熟,一些衛浴企業更愿意選擇一些專業的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網絡銷售。
二:專業化與多元化的博弈
單一路線遇阻,多元化發展趨勢無疑成了衛浴企業新的方式,這種多元化包括產品多元化、品牌多元化、渠道多元化和市場多元化等等。在南安衛企中,大多企業的產品已經邁向五金龍頭、浴室柜、淋浴房、陶瓷等整體衛浴方向;而品牌多元化也開始被一些大型衛企集團運用,如中宇推出高端子品牌XTIME,輝煌推出歐聯衛浴,申鷺達推出特陶,華盛推出歐爾陶,這種多品牌發展例子比比皆是。
與多元化相對應的就是專業化,元谷、利達五金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堅持專業化的道路。有法恩莎潔具表示認為,多元化與專業化是一個顏色漸變的過程,而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多元化與專業化只是經營模式的差別,沒有優劣之分。多元化可以化解,抓住機會,而專業化可以培養核心能力,取得高市場地位;多元化四面出擊,每一方面的力量都很薄弱,而專業化可能造成路徑依賴,喪失發展機會。
企業的目標無非是做大做強,而做大做強的出路只有兩條:要么專業化,要么多元化。作為實現企業收銀很大化的手段,公司經營中多元化和專業化的經營本身并沒有好壞之分,關鍵是要看是否符合公司目前的狀況和特性。不管專業化還是多元化,能提升企業品牌發展的就是好方式。
三:人才荒、用工荒將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現在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人才荒和用工荒是全行業的大問題,在走訪南安的這些企業中,在問及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時,幾乎每家企業都提到人才荒和用工荒的問題。
在筆者看來,南安的情況與潮州有些類似,南安和潮州地處相對偏遠,大多企業以家族模式經營為主,對市場營銷不夠重視,企業運營機制相對落后,成熟型人才為了體現自身價值通常都會向往條件好的地區或者企業去尋找更廣闊的平臺。而在普工的用工上,整個制造業都面臨同樣的問題,新一代的80、90后的勞動力已經不適應粗放的生產環境,他們在新時代的環境成長,已經無法適應繁重和高難度的環境下工作。筆者在走訪過程中親臨生產車間體驗,感受到了溫度高、噪音大的問題依舊是目前中小型企業存在的隱患問題。因此,殘酷的作業環境已經不能適應新一代的勞動力的生存了。
那么如何破解用工荒問題呢?南安的企業家門提出了重要的兩點,一個是加強人性化設施建設和管理,另一個是轉變生產模式提高用工效率。
在這兩點上,以四大家族(輝煌、九牧、中宇、申鷺達)代表的南安一二線品牌做了很多努力。在溫情管理上,以輝煌、中宇、申鷺達為代表的員工空調公寓、酒店式套房、廠區幼兒園、運動館、娛樂場所等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不僅讓員工感受到“家”的感覺,也讓業內人士看到了南安企業的人文關懷;在轉變生產模式上,南安一二線品牌企業紛紛拋棄了舊有的生產模式,掀起了新的一輪改革升級潮。有實力的企業,技術改造、工業園的重新布局,半自動化、自動化設備的采購運用,實現了環境、人與生活的很好和諧。這樣轉型升級的企業短期內耗掉了巨資,而長期的經營卻源源不斷的到來。某知名品牌老總表示,這種經營不僅是資本的經營,更是人心和政府扶持的經營。而不改變的企業,仍然保留著工作環境差、生活條件差、薪資結構差、發展前景差的衛浴企業,很快將在南安產區消失。
因此,企業必須多花時間多動腦想想,應該如何更好更快的實現長遠的戰略發展的華麗轉型升級,只要企業轉型升級到位了,企業用工的問題也將隨之而解。
四:大品牌爭奪市場 小品牌將逐漸消亡
“2011年是衛浴發展為艱難的一年”,有業內人士表示,今天整個衛浴市場不容樂觀,境況甚至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更糟糕。事實確實如此,陶瓷反,房地產政策調控,銀行錢根緊縮、原材料人工成本升,衛浴企業產能過剩,終端市場表現疲軟等,這無不給原本艱難的企業帶來雪上加霜。
從現在的發展形勢來看,幾乎所有的衛浴行業人士都有這樣的觀點:目前還沒有一家衛企的銷售額能夠占到市場的5%。這一數據其他行業相比,都意味著衛浴企業的“小、亂、差”,的確,在從事衛浴生產的企業有數千家之多,僅南安侖蒼鎮和英都鎮就有大小衛浴品牌600余個,其中大部分的中小衛浴企業。
在幾天的走訪過程中,南安的企業家們幾乎提出了同一個觀點,就是目前的衛浴企業還處于混戰階段,大品牌的營銷壟斷效應尚未形成。衛浴市場就像5~10年前的家電市場一樣,經過一段時間的洗牌,終就剩下為數不多的幾個品牌爭奪市場。有些中小品牌要么被兼并,要么被市場淘汰,整個行業洗牌的速度將會進一步加劇。
五:一二線市場轉移
的限購政策對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這些措施使得商品房的成交量有所萎縮。但是,在一些二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卻非常不錯,據統計局1-5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住宅的房地產智慧之選同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7.8%,成交量、銷售增長了16%,但一線城市的成交量卻下跌了,那么這些增長源于哪里?當然是來自于二線或在在三、四線的城市。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及三、四線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能力也在快速提升,所以這是非常有前景的一個市場。而根據預計,未來20年內,城鎮化將從現在的40%上升到70%。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小城鎮,生活著數億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的消費者,小城鎮的家庭實現目標總量已經比一線和二線城市的總和高出約50%,而且在今后20年內,小城鎮中年實現目標超過3.5萬的家庭每年將增加760萬戶,比城市增長速度還快。本土衛浴企業應充分利用其本土優勢,拓展廣闊的三四級市場,不斷開發市場才是關鍵要點。
六:環保簡約智能化引路市場
九牧總裁林孝發在其微博上撰言,“未來的發展核心就是品牌營銷和產品研發”。的確,在產品研發上,符合市場尋求的產品才有生命力,那么怎么樣的產品才有生命力呢?
隨著我國可用水資源的日益匱乏,衛浴潔具的簡約環保越來越迎合了不少消費者的心理。洗手臺不再一味地追求大理石臺面的豪華感;馬桶不再笨重而龐大,而更多的是考慮如何進行簡約與環保的主題去設計創立。更多消費者趨于理性,在選購潔具衛浴等產品時會更多考慮其環保以及簡潔因素,簡約環保型的潔具產品開始大行其道。
科技在進步,衛浴產品也在不斷融合越來越多的科技含量。智能調溫的浴缸、智能抽水馬桶、智能水龍頭粉墨登場,無疑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舒適衛浴新享受。
健康和節水是衛浴革新多年來的一個主題,如今,潔具產品的設計新意倍出,生產商們仍不斷設計研發造型新穎的潔具產品,許多新品陸續開始推向市場,多功能的洗手盆、美觀實用的浴室柜和款式更符合審美觀的馬桶,逐漸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科技引路生活,環保優化生活,在這個消費者注重消費質感的時代,好的產品,適應消費者需求和時代要求的產品才能受到消費者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