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批潔具不合格被曝光 透析衛浴5大“貓膩”
????據了解,廣東座便器監測結果顯示,有11批次安全水位技術要求不合格,12批次安裝相對位置不合格。此次重點對往年抽查不合格企業進行跟蹤抽查,并加大了對小型企業的抽查力度。抽查結果表明大中型企業產品質量相對穩定,小型企業產品質量管理體系不夠完善,產品質量不穩定,產品質量水平參差不齊。而且與2009年相比座便器的質量下降了14個百分比。是什么原因造成合格率比去年要下降那么多呢?背后究竟有沒有不為人所知的黑幕呢?
座便器質量嚴把關合格率下降14個百分比
廣東省質監局近期對座便器產品進行質量監督抽查,14批次產品存在質量問題,與2009年同比下降了14個百分點。不合格項目主要是安全水位技術要求、安裝相對位置、吸水率、洗凈功能、便器用水量、用水量標識以及防虹吸性能等。
據監測結果顯示,有11批次安全水位技術要求不合格,12批次安裝相對位置不合格。質監部門解釋,坐便器除了陶瓷部分的主體結構之外的主要配件就是水箱配件,水箱配件的質量和安裝狀況決定了坐便器的性能。
水箱配件的安裝位置決定了進水閥、排水閥、水箱和工作水位之間的安全空間。個別廠家的水箱配件溢流口高于進水閥的CL線,容易造成本來防虹吸的水件產生虹吸現象,污染水源。
據了解,此次重點對往年抽查不合格企業進行跟蹤抽查,并加大了對小型企業的抽查力度。其中大中型企業13家,產品抽樣企業合格率為92-3%,小型企業77家,產品抽樣企業合格率為75-3%。
此次抽查發現有6批次用水量不合格,實際用水量很高達到11L,嚴重超過標準要求的很高9L的指標,消費者若使用此類坐便器,會造成水資源浪費。抽查結果表明大中型企業產品質量相對穩定,小型企業產品質量管理體系不夠完善,產品質量不穩定,產品質量水平參差不齊。
質量抽查大失所望分析四大造成因素
據悉此次抽查發現有6批次用水量不合格,實際用水量很高達到11L,嚴重超過標準要求的很高9L的指標,消費者若使用此類坐便器,會造成水資源浪費。
在市場競爭中,“高性價比”是一種非常的競爭法寶,向來信奉實用主義消費觀的人更是將“高性價比”看作是贏得競爭的法寶,在家居衛浴領域也不例外。這次的抽查結果更是讓衛浴業感受了當頭棒喝的感覺。
為此結合事件在衛浴市場掀起的反響,總結出以下造成座便器合格率頗低的主要原因:
一、是企業員工素質低,不重視配件的安裝。
二、是產品設計和工藝水平不高,造成產品結構不合理。
三、是企業為了降低成本,使用廉價原材料。
四、是企業缺乏必要的檢測手段,對成品的質量沒有控制。
而國產衛浴給進口品牌帶來的還只能說是一種潛在的威脅,還未真正形成挑戰,因為國產衛浴潔具產品的“高性價比”還沒有終獲得目標消費群體的廣泛認同。
衛浴產品不斷的發展變化,競爭也不斷加劇,現在衛浴市場開始細化,競爭也由產品競爭、價格競爭轉向定位競爭、市場細分競爭。關于衛浴產品在市場的發展動力,其市場的價格也開始出現差異。
一、亂炒概念賣高端價
近年來,造型新穎的潔具新品陸續開始推向市場,功能多又款式新穎日趨成為消費者所追捧的熱點。可是這往往就使人遺忘了重要的質量了。
據調查,世界排名前10位的衛浴潔具品牌都已進入,而這些舶來品已經相繼在國內生產,純進口的陶瓷潔具在整個市場上占有率不到5%。剩下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國際品牌”,僅僅是的某個生產商在國外進行了注冊,在生產,運到國外包裝后,返回國內銷售時就具有了“的血統”。
二、衛浴價格存市場和售消費市場警鐘長鳴
一位經銷商透露,陶瓷潔具主要分一級品和優等品,優等品的價格是一級品的兩到三倍。因為利益驅動,銷售時把一級品說成是優等品,一般消費者僅從表面上根本就看不出優等品和一級品的區別,只有依靠檢測儀器,或者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之后才能辨別出來。有的經銷商就是利用消費者信息渠道不對稱的情況,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
應選擇知名品牌的產品。這些產品都經過了各方面嚴格的檢測,質量是可以信得過的。同時,這些企業也有一定的質量管理體系,能確保產品質量。
三、次品打折先抬原價
6折、5折、4.5折,市場中的大部分衛浴潔具都要打折,至少打8折,較低有時打到兩三折。是真打折還是假打折?據某一位店主表示:“現在誰還以標的價為準啊,一般都要在標價上打折。我們打六折。”有人問道:“那何必把價格標這么高,標實價不是更好嗎?”那位店主也感到無可奈何,“沒辦法呀,顧客的心理就是要價。”
除了以各種名義打折外,還有直接出底線價,即原價幾千的現在賣100多,原價近千元的只要幾十元,如此低的超低價,誰不動心啊?可是,在專業人士的提醒下,把手伸到排水口內壁一摸,發現了超低價的原因:排水口內壁上根本沒有釉質。現在促銷五花八門,消費者選購要貨比三家,小心謹慎為妙。
??? 四、購前考慮不充分
據介紹,近幾年來消費者對衛浴間裝修越來越肯花錢,而且除了施工,后續投入資金也非常大,通常來說僅購買衛浴潔具的花費大概就要占到裝修總款的1/8左右。由于各種衛浴產品花樣繁多,價格從幾百元到十幾萬元差異巨大,消費者在家裝市場選購時,常常會挑花了眼,買回家后才發現與自己的衛浴間根本不協調。
消費者很好在設計階段就考慮好到底購買何種產品,在施工時就可按照所選購產品的具體安裝要求和技術參數預留空間、改造管路、創造安裝條件,提高/增加裝修過程能夠順利完成,衛浴產品能正常安裝使用。
五、外觀質量的檢查判斷
衛浴潔具多是用陶瓷為材料組成的,衛浴潔具是經常要沾到水的,所以質量要求比較高。在選配衛浴潔具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宏觀的計劃,什么位置安放什么東西,事先規劃好。在購買的時候還要注意尺寸,輕易不要有變動。
購買時要檢查是否有開裂:細細敲擊,聽其聲音是否清脆,當有沙啞聲時,可能會有裂紋,應仔細查看;查變形大小:將坐便器放在平整的平臺上,檢查各方向是否平穩勻稱,安裝面及坐便器表面邊緣是否平直,安裝孔是否均勻圓滑;釉面質量:釉面必須細膩平滑,釉色均勻一致。
衛浴市場推崇與時俱進逐漸顯現六大趨勢
根據潔具市場的觀察,房地產行業的迅速發展和居民對住房檔次需求的提升,為我國建筑陶瓷和衛生潔具行業提供了快速發展的機遇。2004年上半年,全國建筑陶瓷、衛生潔具行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出口也依然保持較快增長勢頭。
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秘書長繆斌分析認為,全行業呈現出以下六大發展態勢:
優先、產量持續增長。今年上半年,山東、福建、廣東等建筑陶瓷主產區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平均增幅超過20%,其中福建、山東增長幅度更大,超過30%。
第二、企業生產成本持續增加。隨著國內油、煤、交通運輸、原材料價格不斷提高,大多數企業生產成本增加都在10%以上;但由于競爭激烈,建筑衛生陶瓷產品銷售價格總體走勢平穩,導致相當一部分生產中、低檔產品的企業效益下滑甚至虧損。
第三、企業生產規模提高,實力增強。近幾年,全行業企業數量沒有明顯增加,但總產量每年都有較大幅度增長。廣東、山東等沿海省份的企業平均生產規模不斷提高。為追求規模效益,各企業都加快了技術裝備更新改造的步伐,生產能力大幅增加,全行業固定資產凈值增加超過15%。
第四、企業衛浴品牌意識增強,新產品研發投入增加。各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逐步增強,新產品開發速度加快,今年上半年全行業新產品產值增長175.12%,構成了收銀增長的主要來源,其中建筑陶瓷企業新產品產值增長超過300%。
第五、出口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外銷建筑陶瓷產品價格略有回升,出口衛生陶瓷價格繼續呈下降趨勢。此外,國產陶瓷技術裝備水平有了長足進步,進口設備大幅減少,國產裝備及色釉料開始向國外出口。
第六、政府宏觀調控政策對建筑陶瓷、衛生潔具產品市場的影響開始顯現。由于緊縮銀根,房地產業受到波及,部分建陶和衛生潔具生產企業產品積壓。廣東、山東、四川等陶瓷主產區智慧之選熱潮已開始明顯降溫。進口衛生陶瓷增長速度有所下降,但仍比上年同期增長222%,進口建筑陶瓷則繼續呈下降趨勢,比上年同期下降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