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衛浴產區企業發展戰略分析
????世界瞬息萬變,2012如期而至,新年伊始,一切欣欣向榮。眾多衛浴企業收起了2011年的疲憊,對2012充滿期待。在新的一年,應該以怎樣的姿態面對更多的挑戰?以怎樣的策略讓企業得到長足發展?近日,記者與福建衛浴企業部分有識之士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新的一年的發展之路。
房產調控下的衛浴企業發展空間
據一家地產公司統計,為進一步鞏固調控成果,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全國已有十城市明確宣布2012年將繼續執行住房限購政策,其中包括北上廣等重要消費城市。對此,與房產息息相關的衛浴企業如何看待?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針對房產限購政策的持續,無需抱悲觀態度,而是要一分為二地看待。此項政策是經濟宏觀調控手段,旨在控制房價虛漲,是一項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理性經濟政策。在實行“房產限購”政策的同時,也著眼于對“新農村建設”和“西部大開發”的推進。這里也蘊含著衛浴企業巨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國內衛浴行業的市場飽和率僅達23%左右,“新農村”和大力發展中的“西部城市”尚有大量的市場需求,依據國內現在的衛浴行業的市場分流,當然其中包含代工和出口分流,2012年水暖行情將穩步上升。不過,不得不說的是,“新農村”和“西部大開發”的推進速度是一個漸進的過程,2012年衛浴行業的上升趨勢不會出現跨越式的跳躍。
品牌化建設是衛浴企業的必由之路
衛浴企業要努力創建自主的大品牌,用品牌差異化來占領國際和國內市場,這才是衛浴企業的必由之路。所謂品牌效應就是客戶對企業品牌文化的認可程度。就目前國內衛浴行業所生產的產品從設計理念、功能、外觀等方面已與國際大品牌看齊,多項品質甚至超越國際水平。但國際大品牌在知名度和品牌文化經營方面超越國內企業,從而導致國內企業的品牌效應不明顯。
“品牌效應經營方面應從國內民族文化為出發點,做好品牌文化宣傳和引導,從性價比和實用性方面結合中華文化進行品牌文化詮釋,同時對自主知識產權的維護意識進行強化。針對品牌優勢進行重點經營,形成獨特風格即可達成品牌效應的凸顯。”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說。
衛浴企業應朝著品種多樣化方向發展
順應市場環境做出針對性的調整和改變對衛浴企業而言至關重要。目前衛浴產品的概念,已經遠遠突破過去的傳統觀念。作為現代化豪華生活的標志性用品,它進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具有衛生與清潔功能,還應包括守護健康、欣賞功能以及娛樂功能。在使用功能方面,僅衛生潔具產品的沖洗方式就出現了旋沖式、靜音式、斜沖式、直落式、虹吸式、噴射式等。衛生潔具產品的造型出現了連體式座便器、婦洗器、蹲便器、小便器、拖布盆、柱式或臺式洗面器等。近年來,衛浴潔具還推出了附加有悠閑式浴缸、柜盆、蒸汽房等功能的一系列配套產品。因此,可以預見,未來衛浴市場將呈現出品種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同時衛浴企業應該順應潮流,針對客戶的廚衛空間進行個性化空間設計和整體布局安排,從專業的角度合理利用客戶廚衛空間并揉合客戶家裝風格彰顯個性。這才是衛浴企業贏在2012年,贏在未來的關鍵。
衛浴企業的根基在產品的核心技術
國產衛浴品牌價格低廉,不僅缺乏自身的核心技術,無法掌握行業話語權,并且在對外貿易中還遭到其他實苛刻的技術標準制造的貿易壁壘。我國衛浴企業依靠科技創立實行產業標準升級,從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企業向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轉變勢在必行。
一位建材公司負責人表示,提高技術核心的必要性是企業是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強調硬件上的投入,改良生產工藝、改良自有工藝來降低成本,提高合格品率。同時在生產過程中,運用高科技手段節能降耗,加大裝載密度,在不影響功能的前提下,發展小規格產品。這些措施,為2012年贏得漂亮一仗打下基礎。
衛浴企業不能忽視三四線城市的市場潛力
衛浴企業要做大做強,避免不了開拓市場,的三四線市場大多是并不引人注目的小鎮,但是卻生活著數億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的消費者,所以,衛浴企業開拓小城鎮市場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符合發展縣域經濟戰略規劃的政策。
一些企業提出了一些發展三四線城市的策略。首先,要根據三四線城市居民的生活習慣,量體裁衣地開發性價比高的產品;其次,建立銷售網絡,針對三四線城市居民的消費習慣制訂出一套適用的消費模式,組織力量調研市場,制訂開發戰略,培訓當地銷售人員;第三,降低物流成本,在當前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的大趨勢下,企業協同作用利用現有的途徑共享資源,降低物流成本。“市場瞬息萬變,在實際的銷售過程中,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但2012年衛浴企業的銷售重點放在三四線城市,在我看來,不失為一明智之舉。”
衛浴企業應該致力于國際市場的開拓
國際市場的開拓有著充足的、不可置疑的理由。一是消化過剩產能的需要。陶瓷衛浴行業的現狀是,供大于求,眾多企業出口貿易消化產能,維系企業發展,即使發生價格戰,也不能削弱對國際市場的渴求。二是造就世界品牌的需要。陶瓷衛浴行業發展迅速,其中不乏志在造就世界有名的企業,他們更需要對國際市場的開拓和耕耘。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不僅可以鍛煉隊伍、學習先進思想和管理模式、提升企業素質和國際化水平、造就核心競爭力,更有利于企業發展壯大,造就國際企業、世界有名。